2023年, 第4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6-10
  


  • 研究论文
  • 青岛近海“20210427”海雾过程的观测与诊断分析
    时晓曚, 孙柏堂, 刘雪映, 刘树霄
    摘要 ( ) PDF ( )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5格点资料和探空、自动站观测数据,对2021年4月27日发生在青岛近海的一次海雾过程进行观测与诊断分析。在海雾发生前,黄淮和江淮的降雨为表层大气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伴随地面风向转为西南风,暖湿空气在离岸风的作用下,从江苏东北部入海流向青岛近海,遇冷海面生成平流冷却雾。探空数据分析表明,此次过程存在两个逆温层,海雾生成于较低的逆温层下,且雾层较薄;上层逆温层以下存在低云,并受弱下沉运动的影响高度持续降低。低层较强西南暖湿气流的存在,加之冷空气发展移动较慢,海表面较稳定的环流形势使海雾维持了较长时间;伴随西北气流影响,雾层消散。
  • 平行双涡脱落形态下并列倒角柱体水动力特性分析
    于定勇, 赵一, 康骁
    摘要 ( ) PDF ( )
    为研究尾流为平行双涡脱落形态下并列不同倒角柱体的绕流水动力特性,本文使用Fluent软件,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模拟了雷诺数Re=3 900、3种间距比、5种不同倒角情况下并列柱体的三维流场。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平行双涡脱落形态下柱体后方瞬时流场、时均流场、水动力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倒角半径R+的增大,并列柱体剪切层稳定性逐渐增强;R+=0.1时柱体后流体在X方向和Y方向速度波动范围和波动强度最大;R+=0.4时柱体所受平均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均方根最小。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设计中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选取合适的倒角半径提供参考。
  • 台风“利奇马”导致的山东降水成因分析
    孙雅文, 付迪, 王彬, 孙即霖, 时晓曚
    摘要 ( ) PDF ( )
    利用ECMWF提供的ERA5再分析数据,对2019年0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造成山东降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究此次降水的启动机制。结果表明,“利奇马”造成山东降水是对流发展形成的深厚系统,雨区的移动方向是由水汽辐合区向西北方向移动造成的。降水前期高空暖平流使高压脊发展形成高空急流,山东北部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为强辐散区。对流层低层的东南风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水汽辐合上升,形成降雨。随着雨区移动,低层辐合区和高空辐散区重叠,发展为深厚对流,降水加强。高空辐散区的长时间维持是造成这次较长时间降水的主要原因。
  • 波浪作用下三角锥透空圆孔人工鱼礁保滩促淤的数值模拟研究
    于西达, 拾兵, 丛晓红, 高枫
    摘要 ( ) PDF ( )
    开展三角锥透空圆孔人工鱼礁在波浪作用下对近岸波浪消减和岸滩演变研究,对近海砂质岸滩的保滩促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Flow-3D软件,采用边界造波法,以Stokes波理论等为基础,建立了三维数值波浪水槽。模拟结果表明:波浪作用下,礁体周围会产生上升流和回涡流;礁体的布设位置对冲刷坑的位置影响不大,冲刷坑的位置受水位影响较大,基本沿静水面对称分布;岸滩侵蚀与相对距离以及礁顶相对水深有着密切联系,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侵蚀量随离岸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着礁顶相对水深的减小而减小。
  • 丁香油对黄姑鱼幼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王晓龙, 李莉, 菅玉霞, 高凤祥, 王雪, 郭文, 胡发文
    摘要 ( ) PDF ( )
    合理使用麻醉剂,能够降低长途运输、人为操作等对鱼体的伤害,提高存活率。为研究丁香油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的麻醉效果,在(16±0.5) ℃水温下,对体质量(13.91±3.36) g的黄姑鱼幼鱼进行了麻醉和复苏实验。根据黄姑鱼幼鱼在麻醉和复苏过程的行为特征变化,将麻醉过程分为6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4个时期。研究结果显示:丁香油浓度≥30 mg/L时,黄姑鱼幼鱼能够进入麻醉4期(麻醉期),入麻时间随丁香油浓度升高而逐渐缩短,浓度≥ 50mg/L时可在3 min内入麻;所有浓度下复苏时间均<5 min。进入麻醉4期1~2 min内测定其呼吸频率,结果显示呼吸频率随丁香油浓度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30~60 mg/L时呼吸频率下降趋势不明显,浓度≥70 mg/L时呼吸频率明显下降。空气暴露实验结果显示,深度麻醉后在空气中暴露3~6 min时,随暴露时间延长,复苏时间缩短,复苏率保持100%;空气暴露时间≥7 min时,复苏时间逐渐升高,复苏率逐渐降低。研究表明,丁香油对黄姑鱼幼鱼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入麻时间短,复苏快,复苏率高等优点;在对相似规格黄姑鱼幼鱼人工操作时建议丁香油麻醉浓度为50~60 mg/L,且建议麻醉后离水人工操作时间不宜超过6 min。本研究结果为黄姑鱼的安全生产、科学试验操作提供了参考。
  • 环境胁迫下的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情景模拟与动态仿真研究
    周腾禹, 王耕, 董瑞, 丁德文
    摘要 ( ) PDF ( )
    本文以西沙生态监控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与环境变化的多重反馈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选取长棘海星暴发、海水温度、海水pH和陆源沉积四种环境因子,设置基础模拟、单因子扰动、双因子扰动和多因子扰动四种典型干扰情景,分析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系统动力学对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的模拟和诊断,为分析珊瑚礁生态系统整体演化过程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方法;(2)基础情景模拟表明在外界条件保持不变情况下,40年间珊瑚面积年均下降率为4.8%,珊瑚礁存在退化风险;(3)在叠加海水温度、海水pH和陆源沉积三类环境调控因子时,单一移除长棘海星对扭转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并不明显,应在移除长棘海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海水温度、海水pH和陆源沉积等胁迫因子,共同保护和修复西沙受损珊瑚礁;(4)多因子扰动下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的速度和规模远大于单因子扰动和双因子扰动,系统演化更加复杂。研究结果可为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提供借鉴,也为后续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诊断和修复奠定基础。
  • 波吉卵囊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
    王孝谦, 黄翔鹄, 李长玲, 张玉蕾, 罗国玲, 王新宇, 张宁
    摘要 ( ) PDF ( )
    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是一种能够维持水体稳定的有益绿藻。本研究采取混合培养法,探究其与有害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之间的竞争关系,同时采用滤液培养的方法研究波吉卵囊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波吉卵囊藻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p<0.05),而铜绿微囊藻对波吉卵囊藻的抑制效果较差。在波吉卵囊藻滤液胁迫下,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叶绿素a停止积累,其SOD活性先上升再下降,MDA含量持续增加,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细胞超微结构完全损坏,可以推断,波吉卵囊藻胁迫下使铜绿微囊藻产生过量的氧自由基,破坏其细胞膜、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系统,从而抑制其生长。
  • 异常环境温度对海蜇足囊生殖影响的比较研究
    吴美仪, 张传业, 李萌, 游奎, 银博宇, 韩学智, 马彩华, 王绍军
    摘要 ( ) PDF ( )
    为了探索海蜇无性繁殖育种的可能性,扩增海蜇螅状体数量,提高海蜇足囊生殖效率,本文以30 ℃高温处理作为对照,比较研究了变温和循环变温2种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海蜇螅状体足囊生殖情况。结果表明:变温对比实验中,高温组足囊形成速率为0.396±0.038 ind./d,变温组足囊形成速率为0.060±0.015 ind./d,高温组约为变温组的6.6倍。循环变温对比实验中,高温组足囊形成速率为0.204±0.027 ind./d,循环变温组足囊形成速率为0.183±0.027 ind./d,高温组足囊形成速率略高于循环变温组。本研究中足囊萌发率并不太高,高温处理组足囊萌发率最高可达10.8%,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螅状体种群的数量。相对于30 ℃以下降温与升温处理而言,30 ℃左右高温处理可将海蜇螅状体足囊形成速率提高5.6倍,显著地提高了海蜇螅状体的足囊生殖效率及其种群数量。本文研究表明,适宜的高温处理手段能够显著地提高其足囊生殖效率,有望作为海蜇螅状体种群无性繁殖数量扩增的有效手段。
  • 北方近江牡蛎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邹多, 李海昆, 高成乾, 李春华, 李琦, 于瑞海
    摘要 ( ) PDF ( )
    本文以潍坊老河口自然保护区的近江牡蛎为实验材料,通过强化亲贝的促熟培育,使近江牡蛎亲贝快速成熟,阴干刺激诱导亲贝产卵、排精,同时进行了22~23 ℃,25~26 ℃和28~29 ℃三个温度范围的亲贝促熟培育实验。结果表明,温度22~23 ℃促熟效果最好,亲贝的存活率最高达85%;通过控制幼虫培育密度、投喂新鲜无污染单细胞藻以及其它科学管理等技术措施,促使幼虫快速生长至300 μm。60%的幼虫出现眼点时,投放栉孔扇贝壳进行附着采苗,眼点幼虫的变态率可达16.0%。本次生产性人工育苗最终成功培育出壳高0.4 mm以上的近江牡蛎稚贝3.84多亿粒,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24.0×104粒/m3,附苗960×104片,取得北方近江牡蛎生产性人工育苗生产的成功,为近江牡蛎资源修复打下坚实基础。
  • 研究报告
  •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子
    杨悦, 王汉极, 崔泽, 于洋, 朱浩然, 刘宪斌
    摘要 ( ) PDF ( )
    根据2018年和2019年春、夏两季在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到的大型底栖动物资料,研究了该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18年和2019年分别监测到大型底栖动物119种和83种,年均栖息密度分别为1 514.38 ind./m2和1 444.24 ind./m2,年均生物量分别为78.96 g/m2和205.22 g/m2。2018年年均次级生产力为1.23 [g(AFDW)/(m2·a)],2019年年均次级生产力为3.68 [g(AFDW)/(m2·a)]。相关性分析表明,沉积物中值粒径和溶解氧是影响次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估算2018年和2019年整个保护区海域年次级生产力分别为1 424.75 t(湿重)和4 262.67 t(湿重)。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的海岛可持续动态评价研究——以浙江舟山为例
    李玉杰, 赵晟
    摘要 ( ) PDF ( )
    海岛可持续研究是实现海岛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平衡发展的重要方法,但至今尚未形成合适且普遍使用的一套评价海岛可持续性的方法。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思路,结合海岛生态环境状况,从经济、生态、社会和资源四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浙江舟山海岛可持续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并采用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对舟山海岛2003—2017年的可持续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舟山整体的可持续性在不断提高,可持续分值从2003年的-5.83增至2017年的7.17,其中主要归功于舟山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经济成分是影响可持续状况的关键因素。
  • 广东海陵岛海域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罗满华, 肖凯, 李海龙, 林德倍
    摘要 ( ) PDF ( )
    基于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对广东海陵岛海域海水、底质沉积物和海洋生物的现场调查,本文分析了海洋生物不同季节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生物富集系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陵岛海域海洋生物主要分为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各生物种类数排序为鱼类>甲壳类>头足类。生物个体数鱼类春季大于秋季,甲壳类春季小于秋季,头足类春秋季相当。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普遍低于海洋生物。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除海水中Zn超过了海水水质一类标准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春季海洋生物体所含重金属大于秋季,甲壳类所含重金属大于鱼类。甲壳类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春季为Cd>Cu>Pb>Hg,秋季为Cd>Cu>Hg>Pb。甲壳类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均高于鱼类,春秋季甲壳类对于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排序为Cd>Cu>Hg>Zn>Pb,春季鱼类对于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排序为Hg>Zn>Cd>Cu>Pb,秋季鱼类对于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排序为Hg>Cu>Zn>Cd>Pb。
  • 基于RS和GIS的广西海岸滩涂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覃漉雁, 曹庆先, 刘俐, 李焰
    摘要 ( ) PDF ( )
    基于遥感(Remote Sensing,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对2008年、2014年两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2008年、2014年广西海岸滩涂利用数据,分析海岸滩涂利用现状及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8—2014年,面积减少的滩涂利用类型有沿海滩涂、沼泽地、红树林、养殖池塘,面积增加的滩涂利用类型有工业用地、空闲地、港口码头用地、公路用地、文体娱乐用地和城镇住宅用地。2008年到2014年广西海岸滩涂利用类型整体空间分布变化不大,但是在局部区域表现出较大的变化。
  • 基于CA-Morkov模型的杭州湾北岸上海段潮滩的动态演变分析
    劳国栋, 韩震, 张斌, 刘立志
    摘要 ( ) PDF ( )
    杭州湾北岸上海段潮滩的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研究对上海市海岸带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杭州湾北岸高分一号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潮滩信息的提取和动态变化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CA-Markov模型预测了研究区2021年、2023年和2025年潮滩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扩展的Kappa系数进行了精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潮滩面积分别为8.894、9.592、10.731和9.230 km2,6年间面积增加了3.78%,浦东岸段潮滩有所淤积,奉贤岸段潮滩略有冲刷,金山岸段潮滩由于人类工程而大面积减少。预测2021年、2023年和2025年的潮滩面积分别为8.125、9.533和10.148 km2,浦东岸段潮滩逐年淤积,奉贤岸段潮滩有所冲刷,金山岸段潮滩面积逐渐减少。
  • 2019年夏季中国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闫彦韬, 白洁, 杨世民
    摘要 ( ) PDF ( )
    2019年夏季对南海北部(20°~22°N,118°~119°E)9个站位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分层水采,采集水层分别为0,30,75,100,150,200 m,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丰度、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检测出浮游植物3门70属210种,其中硅藻门40属113种,甲藻门29属96种,金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20.33×103 cells/L,其中,硅藻细胞丰度介于2.21~171.13×103 cells/L之间,平均为19.10×103 cells/L,占总丰度的93.97%;甲藻细胞丰度介于0.04~5.92×103 cells/L之间,平均为1.22×103 cells/L,占细胞总丰度的5.98%。平面分布呈现从南向北,从西向东递增的趋势,垂直分布上,75 m水层细胞丰度最高,介于11.84~172.28×103 cells/L,其次是100 m水层,介于6.36~35.28×103 cells/L,0 m(3.84~12.64×103 cells/L)和30 m(3.64~15.80×103 cells/L)差别不大,200 m细胞丰度明显较低(2.24~6.28×103 cells/L),这与热带、亚热带海域层化现象密切相关。本次调查选用0.020优势度为界限,优势种均为硅藻,主要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优势度达0.063。其余优势种分别为细弱圆筛藻(Coscinodiscus subtilis)、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和深环沟角毛藻(Chaetoceros constrictus)。通过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发现调查海域东北部更稳定,物种更丰富。与相近海域历史资料相对比,细胞丰度较高,物种更丰富。
  • 开都河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李茹霞, 迪丽努尔·阿吉, 赛米热·托合提, 王晓兰, 张敏
    摘要 ( ) PDF ( )
    为探索开都河水质时空分布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1年6月和10月开都河水体中水温、浊度、pH值、EC、DO、NH3-N、TP、TN等水质指标进行研究,识别主导水质变化的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开都河水质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水质整体较好,大部分采样点水质指标均处在Ⅱ类水标准,部分采样点TN、NH3-N、TP指标达到Ⅲ类水标准;TN、水温和NH3-N是研究区水质变化的主导因子,三个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空间上开都河水质污染程度为下游>上游>中游;季节上水质污染程度为夏季>秋季,夏季水质变化主导因子为水温、NH3-N、TN和TP,秋季水质变化主导因子为pH值与EC。
  • 海水养殖对海王九岛海域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
    丁超
    摘要 ( ) PDF ( )
    基于实测调查获取的研究区水质参数,本文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29个监测站位的水质进行评价,结合养殖区的空间分布以及该海域的水动力条件对研究区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水产养殖活动对该海域水质状况造成显著影响,但该海域涨落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水流交换能力强。因此整体上看,大连海王九岛水质状况仍满足国家水产养殖标准。但为了该海域长期健康发展,防范水产养殖区水质污染,合理科学规划渔业养殖活动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 舟山海洋特别保护区砂滩海洋垃圾与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金敬林, 边佳胤, 蔡丽萍, 黄聪辉, 余健涛
    摘要 ( ) PDF ( )
    2021年3月,对舟山2个海洋特别保护区内11个砂滩开展了海洋垃圾和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分布专项调查,研究保护区砂滩海洋垃圾分布状况,以及保护区砂滩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指数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砂滩海洋垃圾密度范围为66 471~1 100 000 个/km2,平均密度为385 374 个/km2,海洋垃圾重量范围为16.18~3 955.79 kg/km2,平均重量为1 488 kg/km2,其中有6个砂滩海洋垃圾密度高于全国海滩垃圾平均水平,以聚苯乙烯泡沫类和塑料类的中小块垃圾为主。保护区砂滩受旅游开发和海洋垃圾影响,砂滩大型底栖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砂滩大型底栖生物资源匮乏,物种数少,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普遍较低。研究成果为舟山海洋特别保护区砂滩垃圾整治和底栖生物资源修复提供技术依据,对保护区砂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 2013年夏季黄、渤海浮游动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刘颖超, 李浩然, 陈洪举, 刘光兴, 庄昀筠
    摘要 ( ) PDF ( )
    根据2013年6—7月在黄、渤海进行的大面调查,本文研究了以大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生物多样性,以及浮游动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87种,其中南黄海80种、北黄海33种、渤海49种。桡足类和浮游幼虫均为三个海区主要的优势类群。浮游动物平均丰度表现为渤海(1 737.8 ind·m-3)>北黄海(1 079.5 ind·m-3)>南黄海(699.0 ind·m-3)。浮游动物优势种共7种,其中三个海区所共有的优势种为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底层海水温度为影响各优势种丰度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中国近海浮游动物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变化的关系提供基础数据。
  • 研究综述
  • 海洋动物体内微塑料分布规律与变化特征
    王亚新, 贡艺, 陈新军, 徐超
    摘要 ( ) PDF ( )
    海洋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因其粒径小、分布广等特点,易被海洋动物摄入体内并随之迁移,并沿食物链进行传递,进而对不同营养级的海洋动物产生潜在影响。因此,海洋动物体内微塑料污染状况与分布变化规律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总结海洋动物微塑料研究的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综述了鱼类、甲壳类、贝类和头足类动物体内微塑料在机体组织(器官)中的分布规律,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异性进行探讨,剖析了当前海洋动物微塑料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为评估微塑料对海洋动物的影响和相关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 外来种互花米草的入侵生态学研究进展
    刘倩, 李媛媛, 王萍, 周仲元, 王悠, 周斌
    摘要 ( ) PDF ( )
    生物入侵对生态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我国滨海湿地环境中典型的入侵植物,从美洲大西洋沿岸引入,初期对我国沿海潮滩的保滩护岸、促淤造陆等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研究互花米草的入侵机制及生态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花米草在我国的入侵历史与分布现状,基于互花米草的生物学特性、与其他植物的竞争方式、在非生物环境中的适应性等角度分析其潜在的入侵机制;阐明互花米草在我国滨海湿地的生态学效应,探讨其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湿地生境以及生态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综述当前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建议在未来环境变化背景下,加强互花米草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入侵生态效应评价、入侵防控与合理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为今后我国沿海地区互花米草的研究、控制与利用提供新思路。
  • 藻类生物钙化研究进展
    孙林, 秦松, 刘正一, 赵辉
    摘要 ( ) PDF ( )
    藻类钙化是生物钙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钙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藻与大型藻中均包括有钙化现象的种类,且二者的钙化过程都包括四个主要步骤:CO2的浓缩,Ca2+的聚集,CO2-3浓度上升,Ca2+与CO2-3结合生成CaCO3。然而,微藻和大型藻由于形态和生理上的差异,钙化过程各具特点。本文以钙化模式种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 PCC6803)为例介绍了藻类钙化的四个主要步骤,并对关键的钙化机理进行了解析。通过比较分析,分别以珊瑚藻和颗石藻为例,介绍了大型藻和微藻在钙化过程和钙化机理上的异同。基于上述机制和特点的深化研究发现:钙化藻类在碳汇渔业、蓝碳领域和纳米材料方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浒苔漂浮生态型对逆境的响应机制
    孙平, 宋宛霖, 李晶晶, 庄龙传, 刘正一, 钟志海
    摘要 ( ) PDF ( )
    浒苔是一种大型潮间带绿藻,自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地海域均发现了浒苔的漂浮现象。自2007年起漂浮浒苔在黄海西部出现,漂浮浒苔被认定为一个生态型,相对于定生浒苔,浒苔漂浮生态型面临更为复杂的逆境,例如高光、高温、高盐、强紫外线、失水等,本文从浒苔漂浮生态型的光保护机制、渗透调节、抗氧化体系和能量调节适应四个方面,梳理了浒苔漂浮生态型对逆境的生理调节适应,旨在为浒苔漂浮生态型对逆境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 渤海沉积物中石油烃类污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刘燕
    摘要 ( ) PDF ( )
    本文通过汇总分析近十年来渤海沉积物中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TPH)、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和正构烷烃(n-alkanes, n-Alks)的污染现状研究成果,发现TPH和PAHs在整体上呈现出近岸及油气平台附近高、远海低的分布特征,除莱州湾外,单组分PAHs发生不利生态效应的现象极为普遍;化石燃料的混合燃烧、石油污染和交通污染是PAHs最主要的来源。除黄河口外,n-Alks亦呈现河口、近岸和远海依次降低的分布特征;n-Alks以陆海生物混合源为主,并且普遍存在石油污染源。在时间上,渤海沉积物中石油烃类污染物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n-Alks的分布和组成都存在季节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