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2-10
  


  • 研究论文
  • 基于ERA5的南大西洋风速和有效波高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夏武松, 魏永亮, 陆恒星, 周楠
    摘要 ( ) PDF ( )
    基于1979—2019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ERA5逐月平均风速、有效波高,分析了风速和有效波高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其年际变化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研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南大西洋风向以30°S,10°W为中心逆时针旋转,风速大值区以东南信风带和西风带控制区为主,低值区以副高和低压带控制区为主。冬季风速高于其他季节,且全年风速和风向分布天气系统的季节变化有关。(2)有效波高与风速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且二者都呈纬向环状型空间分布特征。冬季有效波高整体最大,夏季整体偏小。(3)Mann-Kendall检验结果显示风速和有效波高年际变化均呈上升趋势,风速在2006和2009年附近出现突变,有效波高于1994年前后出现突变。(4)风速EOF第一模态显示,信风带-西风带与副高带-低压带反向型分布,前者风速呈显著上升趋势,后者呈下降趋势。有效波高EOF第一模态显示:60°S以北海域有效波高变率为正位相,以南为负位相,正位相区域有效波高增大趋势显著,负位相区域有效波高减小趋势显著。
  • 双平板与双弧板式透空堤消浪性能比较研究
    谢天, 李雪艳, 彭晶, 曲红红, 解晓敏, 王庆
    摘要 ( ) PDF ( )
    为探究波浪作用下双平板与双弧板式透空堤消浪性能的异同,运用Fluent软件,基于N-S方程构建了波浪与板式透空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并采用物模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潜深D=-0.04、0 m时,90%以上工况下,双弧板式透空堤的透射波能较双平板式小,最大减小量为71%;潜深D=0.04 m时,双弧板式透空堤的透射波能较双平板式大,最大增加量为82%。不同潜深情况下,双弧板式透空堤的反射波能均较双平板式小。不同潜深情况下,双弧板式透空堤的耗散波能均较双平板式大,且两者的耗散波能均随着相对板宽的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两种类型板式透空堤的透射波能、反射波能以及耗散波能占比可知,在静水面及其以上时,双弧板式透空堤的消浪效果较双平板式透空堤更为显著。在工程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水域条件,可以选择处于适当深度的双弧板式透空堤。
  • 基于VIIRS卫星遥感影像的南海近岸海域透明度时空变化特征
    黄晓翰, 娄全胜, 王孟, 苏文, 姜广甲
    摘要 ( ) PDF ( )
    水体透明度是评价水下光场分布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水下生物、物理和化学动力变化过程。利用不同光学类型的现场数据,分析南海近岸海域透明度对遥感反射光谱的影响,构建基于VIIRS波段设置的透明度遥感评价模型,经过验证,应用于2013—2016年VIIRS数据,揭示了南海近岸海域透明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讨论了VIIRS和MODIS的海洋环境监测能力。结果表明,当透明度<5.3 m时,在555 nm处出现明显反射峰,而当透明度>5.3 m时,拐点出现在488 nm处。VIIRS的Rrs(488)/Rrs(555)与透明度显著相关(R2=0.77),适于南海近岸海域透明度的遥感评价。将该模型应用于VIIRS数据,发现南海近岸海域透明度表现为离岸较近海域透明度低于较远海域,西部低于东部。VIIRS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性能,环境监测能力优于MODIS。
  • 潮汐流对珊瑚礁海岸波浪传播变形和非线性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旷敏, 姚宇, 邱祎辰, 杨笑笑, 蒋昌波
    摘要 ( ) PDF ( )
    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潮汐流存在下波浪在珊瑚礁地形上传播变形及非线性特性,分析了在典型工况下无流、正反流和反向流存在时波面时间序列、波高、平均水位、非线性特征参数和高次谐波的沿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正向流的存在造成礁坪上波浪的相位前移,反向流则造成了相位滞后。在正(反)向流的影响下,波浪破碎点向海岸(外海)侧移动;礁坪上正向流存在时的透射波高大于反向流存在时的透射波高,而波浪增水则小于反向流存在时的波浪增水。正(反)向流相对于无流增大(减小)了礁坪上波浪的偏度和不对称度的幅值,厄塞尔数则随着反向流变为正向流而增大。在礁缘附近反向流促进了高次谐波的产生,正向流则削弱了该处的高次谐波,礁坪上高次谐波在反向流存在时衰减幅度最大,正向流存在时衰减幅度最小。
  • 北极区域的FY-3C/VIRR热红外通道定标精度评估
    李卓敏, 管磊
    摘要 ( ) PDF ( )
    北极区域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可以控制海冰增长、冰雪消融和表面大气能量交换,全球的温度变化及趋势在北极存在放大现象,因此北极海温的监测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十分重要。卫星传感器热红外通道亮温数据可用于反演海表温度,其精度对于海表温度的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北极为研究区域,对搭载在FY-3C卫星上的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sible and Infrared Scanning Radiometer,VIRR)热红外通道(11 μm、12 μm通道)定标精度进行评估,参考传感器为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由于VIRR与MODIS的光谱响应有所不同,本文使用大气辐射传递模型MODTRAN(MODerate resolution atmospheric TRANsmission)进行VIRR和MODIS模拟亮温的计算,将海表参数和大气参数、海表发射率、卫星天顶角、VIRR和MODIS两通道对应的光谱响应曲线分别输入MODTRAN得到VIRR和MODIS两通道的模拟亮温,进而得到VIRR和MODIS 11 μm、12 μm通道光谱差异。根据VIRR和MODIS两通道观测亮温之差和光谱差异计算两者的实际差值,即二重差分值,得到白天11 μm通道平均偏差为-0.41 K,标准偏差为0.26 K,12 μm通道平均偏差为-0.47 K,标准偏差为0.30 K;夜间11 μm通道平均偏差为-0.35 K,标准偏差为0.21 K,12 μm通道平均偏差为-0.44 K,标准偏差为0.22 K。表明在北极区域VIRR热红外通道的定标精度较高。
  • 二项-广义Pareto复合模型的极端海况要素推算
    邱玥, 庞亮, 董胜
    摘要 ( ) PDF ( )
    在复合极值分布理论的基础上,构造基于短期观测样本的二项-广义Pareto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并应用于极端海况要素推算。结果表明:二项-广义Pareto复合极值分布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能够合理反映极端海况的长期概率分布特征,弥补了传统方法需要长期原始海况数据的缺陷,且模拟结果与采用长期数据资料,利用Gumbel模型、对数正态模型得到的结果相差不大,在预测波高方面有很强的适用性。
  • 深海立管碰撞引起的局部损伤分析
    仇思棋, 李效民, 郭海燕
    摘要 ( ) PDF ( )
    采用LS-DYNA软件,用ALE方法建立了相邻串列立管与水体环境的流固耦合模型,对深海立管碰撞引起的局部损伤进行分析。首先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并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碰撞结果的差异。随后对不同速度、角度和轴向拉力下立管碰撞产生的有效应力和凹陷损伤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对立管间的碰撞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耦合状态下管道间碰撞产生的有效应力和凹陷损伤情况小于非耦合状态下的结果;在低速小角度的情况下,角度的变化引起的立管间碰撞产生的损伤情况比因速度变化引起的结果更加明显;轴向拉力对立管凹陷损伤影响很小,且存在一段有效应力与轴向拉力呈负相关的区域。
  • 天津野生鲤与选育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刘肖莲, 郝爽, 李楠, 宋立民, 杨峻, 马林, 戴媛媛, 吴会民
    摘要 ( ) PDF ( )
    采用12对微卫星标记对天津市2个野生鲤群体(州河鲤、潮白河群体)和1个人工选育群体(福瑞鲤2号)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2~2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69 6~8.916 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36 7~0.882 5,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75 9~0.790 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73 2~0.872 7,3个群体均为高度多态(PIC>0.5)。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58 8、0.210 4,说明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表明,13.62%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间,83.38%的变异来源于个体间。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树表明,州河鲤与潮白河群体亲缘关系较近,二者与福瑞鲤2号亲缘关系较远。综上,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程度较大,选育群体的遗传种质较纯,2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具备较大的育种潜力。
  • 元素存在形态对地球化学敏感性指数的影响研究
    张晓艺, 栾永霞, 阎妮, 郑西来, 孟春霞
    摘要 ( ) PDF ( )
    地球化学敏感性是反映一个地区地下水系统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影响的敏感程度的重要指标,而地球化学敏感性指数(geochemical susceptivity index,GSI)是地球化学敏感性定量表达的基础。传统方法在计算GSI时直接将元素总量代入计算,忽略了元素存在形态对矿物沉淀溶解作用的影响,导致计算结果普遍偏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SI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区分考虑元素的存在形态,并将其应用于黄水河流域内海水入侵区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络合组分会影响地球化学敏感性指数的判断,存在形态丰富的C、Mg和S对计算结果影响最大。此改进方法考虑了元素存在形态,可以提高GSI计算的准确性,推进地球化学敏感性的定量研究。
  • 赤道和秘鲁海域茎柔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水温相关性分析
    张艳婧, 余为, 方星楠
    摘要 ( ) PDF ( )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是我国远洋鱿钓渔船重要的捕捞对象。茎柔鱼渔场易受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的影响,且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本文依据2012—2018年东南太平洋茎柔鱼渔获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ST),对比分析水温对秘鲁和赤道海域茎柔鱼渔场时空分布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赤道和秘鲁茎柔鱼渔场内SST呈现明显的年际和月间变化,赤道海域SST明显高于秘鲁海域。赤道和秘鲁茎柔鱼渔场的SST范围存在明显差异:12月适宜SST范围分别为23~24 ℃和20~21 ℃;1月适宜SST范围分别为23 ℃和21~23 ℃;2月适宜SST范围分别为24~25 ℃和23~24 ℃。同时,研究发现Niño 3.4指数与SST呈显著的正相关,但秘鲁海域SST的变化具有滞后性。此外,拉尼娜事件改变了茎柔鱼两个渔场内的SST分布范围,从而影响了茎柔鱼渔场的时空分布,主要表现为:拉尼娜事件发生时,赤道和秘鲁茎柔鱼渔场的SST会降低,适宜的水温面积会扩张;捕捞努力量在不同经纬度上会明显增加;渔场空间上相对正常气候年份更为分散。
  • 中华鲎幼鲎生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李银康, 鲍虞园, 钟金香, 陈晓海, 李俊伟, 颉晓勇
    摘要 ( ) PDF ( )
    中华鲎被IUCN列入“濒危”名录,进行鲎的人工培育并增殖放流是恢复鲎资源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未有适宜的幼鲎批量化生产培育技术。为探索幼鲎人工培育新方法,利用方斑东风螺养殖系统开展了中华鲎幼鲎生态养殖试验。结果显示,中华鲎幼鲎生态养殖模式显著提高了幼鲎成活率,并促进了幼鲎群体生长发育;经过9个月养殖,生态养殖池幼鲎90%以上个体达到3龄及以上,而单养池中幼鲎超过一半个体仍停滞在1龄;单养池和生态养殖池中螺的存活率和经济效益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表明,中华鲎幼鲎生态养殖模式可有效促进幼鲎生长率并提高存活率,且不影响方斑东风螺养殖的经济效益。
  •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吞噬作用的功能分析
    刘静, 翟冰, 徐涛, 黄小丽, 刘栋, 胡发文
    摘要 ( ) PDF ( )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免疫系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血细胞在其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形貌结构,随后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比较和观察了血细胞对三种菌的吞噬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呈杆状,平均1.6×0.6 μm;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球状,菌体平均1.3×1.1 μm,呈葡萄串状排列;鳗弧菌呈弧状,有一根细长的极生单鞭毛,菌体平均1.3×0.7 μm,鞭毛长平均4.5 μm;光镜结果显示血细胞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鳗弧菌的吞噬率分别为38.7%、30.0%和24.4%;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血细胞可以通过丝状伪足、片状伪足,或直接用细胞膜粘附和包裹细菌,被吞噬的细菌能被溶酶体消化,并且发现吞噬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对血细胞超微结构影响不大,而吞噬鳗弧菌后,血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细胞发生凋亡或死亡。由此作者认为菲律宾蛤仔血细胞对三种菌吞噬能力的差异跟细菌的大小、易聚集程度、致病性有关系。
  • 研究报告
  • 土壤空间变异对溶解性有机氮淋失风险影响的模拟研究
    郝玉洁, 栾永霞, 郑西来, 郑天元, 能惠
    摘要 ( ) PDF ( )
    本文应用COMSOL软件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行了模拟,采用局部敏感性分析和全局敏感性分析两种方法,探究了土壤初始状态和土壤水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对土壤水分渗漏和DON 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累积水分渗漏量与初始基质势的大小正相关,累积DON 淋失量的大小与初始基质势以及DON初始含量的大小正相关。土壤在弱变异条件下,累积水分渗漏量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饱和导水率(Ks)和饱和含水率(θs)的空间变异引起的,累积DON淋失量要受到Ks的影响;在中等变异条件下,累积水分渗漏量和累积DON淋失量都对Ks的波动更为敏感。对于大尺度地区,土壤在弱变异条件下,大部分区域水分渗漏和DON淋失程度一致,在中等变异条件下,土壤水分渗漏和DON淋失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增大,部分区域会发生大规模的水氮淋失。在水氮管理中考虑土壤空间变异特征,有利于降低土壤水分渗漏和DON淋失量,减轻土壤养分的流失,进而降低DON向地下水的淋失风险。
  • 基于三阶段DEA-Tobit模型的东海陆源污染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强华, 华悦
    摘要 ( ) PDF ( )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探究东海海域2008—2019年陆源污染治理效率并建立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排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的影响后,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均有所上升,综合技术效率值有所下降;规模效率低下导致治理效率处于偏低水平;海洋经济规模和大中型高技术企业数与陆源污染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海洋人才组成结构和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对陆源污染治理存在负向影响。为了提高东海海域陆源污染治理效率,应扩大污染治理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合理规划海洋污染治理投资,优化资金分配结构;加强海洋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海洋保护意识。
  • 钦州金鼓江海域秋季潮流特征分析
    林道宽, 崔力维, 雷学铁, 杨娜
    摘要 ( ) PDF ( )
    采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2020年9月金鼓江近海海域6个站位的25 h同步潮流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各站最大涨潮流流速为0.55 m/s,最大落潮流流速为0.52 m/s;潮流流向为NNE—SSW。(2)观测海区潮流为全日潮流,O1、P1分潮流的椭圆率K′值均较小,往复流特征明显。(3)观测各站位余流流速位于2.7~6.5 cm/s区间范围内,以SE—SW方向为主,表明该海域物质输运为金鼓江输运至外海。(4)金鼓江纳潮仅占钦州湾的5%。
  • 玛纳斯河流域地表水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田兵兵, 刘丰羽, 来志庆, 王俊启, 宫姝逸, 李敏, 童延斌
    摘要 ( ) PDF ( )
    为了解玛纳斯河流域地表水重金属特征,本文选取Zn,As,Cr,Cu,Ni,Pb,Cd,Hg 8种重金属元素,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水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等方法评估了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潜在风险及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重金属含量水平大小顺序为:Zn>As>Cr>Cu>Ni>Pb>Cd>Hg,整个玛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水平低。致癌重金属Cr,As,Cd是玛河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玛河流域水体中Cd,Ni,Cu,Cr,Pb,Zn污染来源于流域内盛行的养殖、农业、工业产业的人为污染源;As的污染来源于成土母质自然污染源。
  • 2014年黄骅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刘栋, 吕振波, 王田田, 张晶晶, 任中华, 高彦洁, 王以斌, 郑亮
    摘要 ( ) PDF ( )
    为了解黄骅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于2014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该海域进行4个航次网采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调查,利用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分析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和平均资源密度等群落结构特点。结果显示:2014年黄骅港海域共采集到浮游植物3门32属82种,其中夏季检出种类最多,为2门25属50种,秋季次之,为2门14属40种,冬季为1门18属34种,春季最低为3门14属24种,均以硅藻为主,甲藻和蓝藻相对较少;浮游植物丰度季节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春较低;四航次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较低,秋季优势种仅为笔尖根管藻(Rhizosolenia alata),春夏冬均为多种浮游植物共存,不同季节优势种演替明显;冗余分析显示,不同浮游植物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反应不同是造成群落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影响冬季浮游植物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温度和磷酸盐,春季则是温度和盐度,夏季转变为溶解氧和盐度,秋季盐度、温度和溶解氧为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港口建设对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
  • BGC-Argo浮标溶解氧观测资料统计分析
    张春玲, 竺江港, 苏涵, 程灵巧, 胡松
    摘要 ( ) PDF ( )
    2016年10月正式实施的国际BGC-Argo计划是第一个有能力监测全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项目,弄清其观测数量、数据特征及分布情况,有助于后续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观测数据提高对海洋酸化、海洋碳循环及低氧区变动等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问题的认知。本文系统地统计了全球及几个实验区的Argo溶解氧数据的数量、站位分布、浮标数据类型、数据密度等情况。结果显示,截止到2019年底,全球海域由BGC-Argo浮标获取的溶解氧剖面总数已超过17万条,且每年持续递增约1万条;溶解氧观测资料空间分布不均匀,全球海域共有36.8%的网格点满足空间分辨率为1°的客观分析要求,而五个试验区观测数据更集中。
  • 曝气扰动对黑臭水体底泥腐殖质的影响
    王莉, 李亭亭, 姜惠源, 刘萌硕
    摘要 ( ) PDF ( )
    以农村黑臭水体为研究对象,结合三维荧光光谱(EEM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不同曝气处理方式对底泥腐殖质组分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曝气方式下腐殖质的光谱特征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曝气处理后富里酸含量下降,胡敏酸和胡敏素含量上升,腐殖质总量相比对照组升高0.99~2.34 g/kg,表层底泥表观黑臭程度明显下降。PQ值(腐殖化指数)相比对照组升高4.08%~7.82%,反映出曝气处理后湖泊生产力升高,系统内生物量增大,腐殖质累积。曝气处理后荧光特征峰和紫外吸收峰强度均降低,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升高,泥曝气处理后6个红外吸收峰强度均升高,且均高于水曝气组。
  • 山东威海典型岸滩海滩垃圾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张长炜, 徐艳东, 朱金龙, 孙伟, 李焕军, 魏潇, 王菡, 聂超辉, 由丽萍
    摘要 ( ) PDF ( )
    近年来海洋垃圾污染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为探究威海市海滩垃圾污染状况及主要来源,本文根据威海6条海滩垃圾断面调查资料,掌握了海滩垃圾的种类、丰度和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来源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20年威海市海滩垃圾平均数量密度约为15.18万个/km2,平均质量密度约为259.38 kg/km2,其中以塑料类垃圾最多(73.93%)且质量占比最大(59.68%),总体呈数量多、质量轻的特点。在这些海滩垃圾中约79.38%来源于娱乐休闲等人类陆地活动,剩余的20.62%来源于海上渔业养殖等生产活动,通过监管、宣传和回收利用等多种措施减少垃圾的产生。统计表明,威海市海滩垃圾丰度低于我国日照、深圳等海滩垃圾平均水平,亦低于地中海土耳其东部、克罗地亚等世界范围内多个地区的海滩垃圾丰度水平。
  • 青岛鳌山湾2019年浒苔绿潮灾害损失价值评估
    马彩华, 尚静, 马伟伟, 游奎
    摘要 ( ) PDF ( )
    浒苔绿潮在青岛爆发多年,对沿海居民生活、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本文拟以鳌山湾浒苔绿潮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调研实证方法进行损失价值评估;运用指标体系方法计算其损失价值共计15 743.36万元,其中养殖业损失、生物资源损失、生态服务损失、应急处置费分别为6 864.00、105.09、8 398.85、375.42万元。该研究结果为后续相关利益方生态补偿提供参考标准,也为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理论基础。
  • 柴汶河袭夺地区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研究
    姜瑾斐, 褚忠信, 朱晓洁, 孙家高, 于广科, 姜悦, 高玉花
    摘要 ( ) PDF ( )
    本文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山东沂源柴汶河袭夺地区的流域地貌进行研究,划分流域地貌的发育阶段。分别计算了柴汶河源头——恶沟和沂河源头——大张庄河流域的水系分形维数、面积-高程积分和地貌信息熵并划分流域地貌发育阶段,认为面积-高程积分和地貌信息熵值的划分结果较为准确。恶沟流域处于流域地貌发育的壮年期,大张庄河流域处于老年期;河流袭夺事件使恶沟(袭夺河)侵蚀能力增强,大张庄河(被夺河)侵蚀能力减弱。
  • 研究综述
  • 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海洋生态安全协同发展的时空格局
    关洪军, 倪冉
    摘要 ( ) PDF ( )
    “十四五”规划强调,应全面提升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发展水平,实现海洋全域均衡发展。协同推进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MHQ)和海洋生态安全(MES)发展水平、缩小区域间协调发展差距是推进海洋据点式示范模式向区域全面均衡发展模式转化的关键环节。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考察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MHQ和MES系统协同推进程度及空间关联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三大海洋经济圈两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整体处于濒临失调衰退向初级协调发展的过渡阶段。②“三圈”协同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非均衡发展态势,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东部>北部>南部”的格局。③三大海洋经济圈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相关程度随时间推移先增强后减弱;耦合协调度空间关联格局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结论可为指导三大海洋经济圈相似关联地区促进海洋高质量发展—海洋生态安全协同推进、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 基于环境因子的渔业资源评估研究进展
    鲁红月, 张畅, 陈新军
    摘要 ( ) PDF ( )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渔业资源科学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是引起生物资源量变动的重要原因,资源评估与管理工作中绝大多数忽视非生物因素对资源变动的影响,而生物群体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特别是早期生活史阶段,环境不仅影响物种的生长发育,还强烈影响其空间分布和洄游等,对渔业资源数量产生影响,评估未考虑环境作用也相对增加评估结果不准确性的风险。本研究对加入环境因子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评估模型中环境因子与模型参数的关系、模型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分析认为开发基于环境因子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要将气候驱动的环境变化纳入资源评估中,确保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能够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为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环渤海海域陆源污染的府际协同治理研究
    郑建明, 钱易鑫, 刘天佐, 胡敏
    摘要 ( ) PDF ( )
    环渤海地区产业密集,沿岸省市重工业集聚,陆源污染成为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修复层面,环渤海地方政府的协同合作对渤海陆源污染的治理至关重要。当前环渤海地方政府主要存在着府际协同治理动机和区域发展差异冲突、地方政府治理模式与海洋污染属性不兼容、府际协同理念及地方利益相矛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府际协同理念、协同体制、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培育环渤海地方政府的协同意识、完善协同治理体制、健全协同治理机制的建议,以期实现环渤海海域陆源污染的府际协同治理。
  • 我国滨海核电厂温排水及液态流出物排放研究进展
    林燕萍, 王威, 童中山, 刘宇轩
    摘要 ( ) PDF ( )
    滨海核电厂海域水下地形及水动力条件复杂多变,温排水与液态流出物的输移扩散受潮流及温差异重流影响较大。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滨海核电厂温排水和液态流出物研究方法;分别就理论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原型观测及后评估等研究手段进行系统评述,阐明各研究手段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并结合温排水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各自特点和工程运行实际,得出在核电厂冷却水研究过程中物理模型和数学模拟应相互结合、互为补充,最终给出在排水口近区海域宜采用物理模型模拟其水力热力特性,远区海域宜采用数值计算的结论。为进一步提高工程安全性及满足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应加强原型观测及工程后评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