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8-10
  


  • 研究论文
  • 基于短波红外的海面弱小目标探测方法研究
    姜斌, 陈永华, 姜静波
    摘要 ( ) PDF ( )
    目前海面弱小目标探测手段主要是雷达探测和红外热成像探测。雷达探测容易受海浪回波、大气噪声干扰,海面目标分辨力有限;红外热成像探测主要利用海面目标与海水温差进行探测,海面弱小目标与海水温差很小,容易受海面杂波等的影响,目标与背景对比度低。利用水在短波红外波段反射率几乎为零的特性,采用短波红外探测海面弱小目标,基于灰度阈值方法提取海面弱小目标。实验结果表明,短波红外中的海面弱小目标与海面对比度高,不易受海浪等背景的干扰,可以利用简单的灰度阈值方法探测海面弱小目标,有利于海面弱小目标的实时化探测。
  • Stokes波流作用下伞式吸力锚基础局部冲刷演变分析
    赵真, 胡瑞庚, 刘红军, 冷浩
    摘要 ( ) PDF ( )
    基于Flow-3D软件建立海床土-吸力锚-波浪相互作用模型,模拟分析了Stokes五阶波流作用下伞式吸力锚基础(USAF)在非粘性土中的局部冲刷特征。综合分析基础周围流场特征、湍流特征、冲刷时程曲线、冲刷图像和不同波高、水深条件对局部冲刷特征的影响等。模拟结果表明:冲刷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锚枝之间和基础后方区域,筒前筒侧马蹄形旋涡发育最为充分,筒后旋涡脱落,水体紊动剧烈。试验最大冲刷深度和淤积高度出现在筒后冲刷坑内和筒侧后方,分别为-2.247 m和0.688 m。锚枝的存在能够对土体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波高H和水深h对局部冲刷有明显影响,随着波高的增加和水深的降低局部冲刷作用逐渐剧烈,冲刷坑深度逐渐增加,淤积范围后移,试验不同波高和不同水深下的最大冲刷深度相差分别为0.647 m和0.714 m。
  • 基于小应变硬化土模型的黏性土本构参数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寇海磊, 周超, 闫正余, 张鹏, 刁闻宙
    摘要 ( ) PDF ( )
    21世纪是开发海洋资源的世纪,海上风电因其资源丰富、稳定、清洁高效、可再生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开发海洋的重要方式之一,风电基础的稳定性问题也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海上风电基础不仅要承受结构自重,还要承受波浪荷载、水流荷载和风荷载的作用,在复杂的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因为变形过大而破坏。因此,变形控制是海上风电基础设计的关键。许多研究者采用数值模拟来研究风电基础变形,其关键是选取合适的本构模型,本文对目前海上风电数值模拟常用的几种本构模型的优缺点等做简要介绍分析,并对小应变硬化土(HSS)模型做详细介绍,重点介绍该模型的优缺点、理论基础、参数确定方法等。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通过选择HSS本构模型来模拟海上风机土体小变形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验证了该模型在模拟海上风电土体小变形问题的适用性。
  • 2011—2022年影响山东半岛的台风特征分析
    王皘, 孙莎莎, 滕方达, 向纯怡, 董林, 于群
    摘要 ( ) PDF ( )
    2011—2022年总计15个台风影响山东半岛,6月下旬至9月中旬均有发生,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按路径特征划分半岛以东组和半岛以西组,分别为9个和6个。半岛以东组台风平均生成地点较后者偏南6.5个纬距,平均极值强度(48.8 m/s)及影响山东半岛期间的平均强度(27.4 m/s)均明显强于半岛以西组(37.5 和18.7 m/s)。但半岛以西组台风的降雨影响更为严重,半岛以西组最大降水量均值为274 mm,随年份增加呈现增长趋势,约每年增长16 mm;半岛以东组最大降水量均值为170 mm,随年份变化不大。影响山东半岛的登陆台风陆上平均维持时长显示,2011—2021年平均为53.9 h,较1991—2010年(36.6 h)明显增长。
  • 锚地工程建设对海南清澜湾水动力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彭伟伟, 娄琦, 徐艳东, 方雪原, 魏潇
    摘要 ( ) PDF ( )
    本文以海南清澜湾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清澜湾水动力模型,数值模拟并对比分析了锚地工程建设前后的潮流场、纳潮量和半交换时间的变化,系统分析了锚地工程建设对狭长型半封闭海湾水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范围内流速有所减小,减小范围为0~15 cm/s,东侧锚地西北角附近和两处锚地的北侧部分海域流速增大,范围在0~10 cm/s,总体上工程周边海域流速变化值在±15 cm/s的范围,不超过500 m;工程后清澜湾潮汐通道纳潮量有所增加,平均增幅为2.15×105 m3;工程前清澜湾水体半交换时间约为85 d,工程后清澜湾水体半交换时间约为71 d,锚地建设对水交换时间产生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清澜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 不同开口形式方型人工鱼礁的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毛海英, 胡聪, 王逢雨, 王莉
    摘要 ( ) PDF ( )
    为了研究方型人工鱼礁体不同开口形式对其水动力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CFD方法进行了3种开口比(0.1、0.2、0.3)、4种开口形式下方型人工鱼礁体水动力场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得到了不同开口形式下方型人工鱼礁体的上升流规模、阻力系数随开口形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开口形状相同时,方形开口下礁体内部及背部会有大范围的流速较小区域,而圆形开口下礁体内部及背部水流交换较为顺畅;开口形状相同时,方形开口时,开口个数对上升流体积影响较小,圆形开口时,2圆形开口下的上升流最大高度及上升流体积的减小程度均小于4圆形开口形状;开口个数相同时,圆形开口时的上升流最大高度和上升流体积均优于方形开口形式,尤其是4圆形开口时上升流体积明显大于2圆形开口形式。
  • 广东东海岛大岭剖面风沙沉积序列及化学特征分析
    叶怡欣, 黄日辉, 冯淼彦, 唐道斌, 李巧云, 陈绮雯, 李思琦, 杨志通, 李健禧
    摘要 ( ) PDF ( )
    利用广东省东海岛大岭剖面海岸风沙沉积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14C测年结果,探讨了大岭剖面采样部分的沉积序列、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常量元素组成主要为SiO2、Al2O3和Fe2O3三种;(2)活跃元素相对全球上陆壳含量有所减少,相对稳定元素Al、Fe的含量往上呈现减少趋势;(3)化学蚀变指数(CIA)反映了剖面形成时处于中等风化程度,化学风化三角图(A-CN-K图)样品点的分布集中紧凑,体现气候条件较为稳定;(4)大岭剖面(⑨—①层)所反映的气候环境整体向干凉方向发展,期间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暖湿环境,其中含有一个温度湿度有所减少的时期;第二阶段,相比上阶段温度湿度都有所减少,海岸风沙活动加强。
  • 北部湾涠洲岛大气湿沉降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
    郭钊, 徐浩, 赖伟麟, 张春华, 刘国强, 劳齐斌
    摘要 ( ) PDF ( )
    为了解北部湾涠洲岛大气湿沉降中溶解态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潜在来源,于2018年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采集涠洲岛雨水样品,分析测定Cu、Pb、Zn、Cd和As 5种重金属,并对其污染特征、沉降通量及潜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涠洲岛湿沉降中重金属高低浓度Zn>Cu>As>Pb>Cd。季节变化上,冬季重金属浓度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夏季含量最低。相反,由于降雨量较大,夏季重金属沉降通量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最低。与其他区域相比,涠洲岛部分重金属含量处于较高值,存在一定的污染负荷。通过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显示,冬季和秋季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可能受到大陆污染气团的影响,而夏季和春季主要受到洁净的海洋气团来源的影响。根据涠洲岛陆域面积估算,Cu、Pb、Zn、Cd和As的沉降量分别为0.12、0.02、1.14、0.01和0.03 t/a。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涠洲岛湿沉降重金属主要受到机动车源和工业污染源的影响。涠洲岛湿沉降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邻近北部湾海域海水中含量,雨水带来的重金属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影响邻近海域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可能会对邻近海域海洋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 拟穴青蟹对急性低盐胁迫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响应
    张岩, 吴翔宇, 陈钦胜, 唐贤明, 赵群, 李二超
    摘要 ( ) PDF ( )
    本文以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原生盐度15为对照,以低盐度5为处理,在实验周期192 h内,初步研究了急性低盐胁迫对甲壳动物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机制的影响。结果发现:低盐处理组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在12 h内显著升高(P<0.05);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浓度在0~48 h内呈峰值的变化,在12 h达到最大值(P<0.05),在48 h后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低盐胁迫下,青蟹血细胞数量在实验时间内呈峰值变化,至12 h达到最小值并保持稳定,与对照组呈显著差异(P<0.05);血细胞酚氧化酶原激活因子和酚氧化酶原基因表达及其活性均在0~48 h内呈峰值变化,12 h至最小值(P<0.05);酚氧化酶活性在12 h内显著升高(P<0.05);随后以上指标均在48 h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吞噬率在12 h内显著下降(P<0.05),48 h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类甲壳肽基因表达量及抗菌活性均在0~96 h内呈峰值变化,至12 h达到最小值(P<0.05),96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C-型凝集素基因表达量和凝集活性在12 h内显著下降(P<0.05),48 h时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提示,低盐胁迫下,拟穴青蟹通过激素、生物胺等神经内分泌因子调控机体免疫响应,造成短时间内的免疫抑制,调控路径为CRH→ACTH→生物胺→血细胞免疫响应。
  • 海湾扇贝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效应分析
    徐晓莹, 胡丽萍, 贺加贝, 姜黎明, 杨涛, 史文凯, 张玉恒, 李五
    摘要 ( ) PDF ( )
    通过分析海湾扇贝形态性状和质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及相关程度,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可为扇贝的选择育种奠定基础。为了解海湾扇贝形态性状对各质量性状的影响,获得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目标群体,实验在烟台扇贝养殖区随机抽取养殖7月龄海湾扇贝100只,分别测量其壳长(X1)、壳宽(X2)、壳高(X3)等壳形态性状,并称量其体质量(Y1)、软体部质量(Y2)、闭壳肌质量(Y3)等质量性状,运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决定程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3种形态性状对各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量形态性状与各质量性状间均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宽和壳高是影响海湾扇贝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壳高是影响软体部质量的主要因素,壳宽是影响闭壳肌质量的主要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剔除不显著影响因子,拟合的形态性状对各质量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1=-39.632+0.778X2+1.135X3;Y2=-20.239+0.478X3+0.457X2;Y3=-9.596+0.327X2+0.088X1。本研究为海湾扇贝选育提供了理想的测度指标,在以海湾扇贝不同质量性状作为选育目标时,考虑体质量应优先选择壳宽和壳高,软体部质量应优先选择壳高,闭壳肌质量应优先选择壳宽,本研究为合理制定多性状育种方案提供数据参考。
  • 利用角质颚形态判别东太平洋茎柔鱼3个不同种群的可行性研究
    李金桧, 赵振方, 刘必林, 方舟, 胡贯宇, 陈新军
    摘要 ( ) PDF ( )
    茎柔鱼资源量丰富,是远洋渔业的重要目标经济种类,角质颚形态结构稳定,在头足类种类和种群的划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究利用角质颚形态对茎柔鱼三个种群(大、中、小种群)判别的可行性,本研究基于2018年7月—2020年12月中国鱿钓船在东太平洋公海(79°26′~120°32′W、02°19′N~20°24′S)采集的茎柔鱼样本,测定了其胴长(mantle length,ML)、体质量(body mass,BM)以及角质颚的12个形态参数,分析了不同性别和不同种群间角质颚形态的差异。结果显示,在雌、雄间差异性方面,除了下头盖长(LHL),小、中种群雌、雄间的角质颚形态参数差异均显著(P<0.05),除了上翼长(UWL)、下头盖长(LHL),大种群雌、雄间的角质颚形态参数差异均显著(P<0.05),3个种群的雌性个体的角质颚形态参数均大于雄性;主成分分析显示,角质颚形态在雌、雄种群之间存在差异,中种群重叠部分最大,与中种群相比,小种群和大种群有部分重叠但区分更为明显。在种群间差异性方面,角质颚各形态参数在3个种群间差异极显著(P<0.01),大种群的角质颚最大,其次是中种群,小种群最小;利用标准化后的角质颚形态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大、中、小3个种群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93.2%和98.6%。研究表明,茎柔鱼3个种群的角质颚形态参数存在差异,角质颚形态可以用于判别茎柔鱼3个不同的种群。
  • 研究报告
  •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博斯腾湖芦苇沼泽湿地信息提取与动态监测研究
    阿卜杜热合曼·吾斯曼, 玉素甫江·如素力, 张旭辉, 张发
    摘要 ( ) PDF ( )
    湿地遥感监测能够为正确掌握湿地资源变化趋势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博斯腾湖芦苇沼泽湿地作为研究区,基于2017—2022年Sentinel-2遥感影像和野外实测样点数据,利用最大似然法提取湿地分布信息,通过景观指数计算获取湿地植被景观格局,采用像元二分法提取植被覆盖度,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最大似然法分类总体精度均高于80%,分类效果较好,这表明利用该方法提取研究区湿地信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2)2017—2022年间研究区湿地平均面积约为1.6×105 hm2,其中植被面积约占31.22%,水域面积占68.78%,在博斯腾湖西北部沼泽区域植被面积扩增趋势比较明显,其面积共增加2.4×103 hm2,水域面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3)研究时段内湿地植被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小,植被生态系统较稳定,但从覆盖度的时空特征来看,研究区东部植被覆盖度有较明显的年际波动现象。本研究可为博斯腾湖湿地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 近十年莱州湾海水养殖TN、TP及COD入海通量研究
    石亚洲, 宋娴丽, 逄劭楠, 李正炎, 吴海一
    摘要 ( ) PDF ( )
    近年来,莱州湾作为我国北方重要海水养殖区,养殖产量及规模迅速增长,贝类增长尤为迅速。大规模集约养殖下,养殖污染问题已不可忽视。本文基于近10年(2008—2017)莱州湾海水养殖产量等数据,通过排污系数法估算莱州湾海水养殖总氮(TN)、总磷(TP)及化学需氧量(COD)入海通量的年际变化,同时进行组间差异显著性比较。结果表明:近十年莱州湾海水养殖总TN、TP入海通量均为负值且呈“不断减小”趋势,平均值分别为-5 868.30(±1 364.03) t和-320.54(±82.96) t;COD通量呈“持续增大”趋势,平均值为6 446.06(±1 382.67) t;鱼类TN、TP年通量与甲壳和海参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壳、海参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壳和海参、贝类、鱼类三者COD年通量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壳、海参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结果显示莱州湾养殖排放水氮磷比(N/P)约为2.91,较低的N/P对于平衡局部海区营养盐组成有积极作用。排污系数法无法体现排污季节性差异,因此在精准计算月通量时,需结合其他方法同时进行。在今后,应加强养殖污染通量及养殖容量的相关研究,只有实现养殖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实现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 滨州双层牡蛎礁消浪效果的实验研究
    洪新, 程建婷, 李庆杰, 武双, 燕杰, 石洪源
    摘要 ( ) PDF ( )
    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中,牡蛎礁起到生态恢复和消浪的双重效果,研究牡蛎礁消浪成效是开展相关项目的基础。本文以滨州牡蛎礁生态修复项目为对象,利用大型室内水槽开展石块和镂空体牡蛎礁的消浪效果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设计高和极端高水位条件下,双层牡蛎礁均能达到较好的消浪效果,第一层消浪率占总消浪率的68%以上,尤其对于设计高水位情况,第一层消浪率占总消浪率的86.7%,由此可见,目前的双层牡蛎礁方案可以有效起到保护堤坝的效果。
  • 荣成近海潮下带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
    刘欣禹, 沙婧婧, 刘一霆, 冷宇, 徐兆东王振钟, 潘玉龙, 张继民, 温若冰, 鲍萌萌
    摘要 ( ) PDF ( )
    基于2016年4个季度的生态调查数据,本研究分析了山东荣成近海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特征,并对调查海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共发现163种大型底栖动物,双唇索沙蚕(Lumbrineris cruzensis)、多丝独毛虫(Tharyx multifilis)、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为4 个季度共有优势种。2016年度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301.83 ind·m-2,平均生物量为58.89 g·m-2;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的季度变化范围分别为2.50~2.58、0.80~0.87、1.20~1.8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季度的群落分布格局包含近岸群落和远岸群落,水深是影响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AMBI和M-AMBI指数评价显示荣成近海底栖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本研究揭示了荣成近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可为该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 厦漳近海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刘勇, 庄之栋, 马超, 徐春燕, 沈长春, 蔡建堤, 谢少卿
    摘要 ( ) PDF ( )
    本文根据2018年10月(秋季)和2019年4月(春季)在福建厦门和漳州近海拖网定点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及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有游泳动物204种,隶属于23目82科141属,其中鱼类种类最多,有131种,甲壳类次之,有64种,头足类有9种;游泳动物优势种春季为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秋季为哈氏仿对虾、大头白姑鱼(Argyrosomus macrocephalus)、矛形梭子蟹(Portunus hastatoide)和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春、秋季质量资源密度分别为239.1 kg·km-2和261.7 kg·km-2;春、秋季数量资源密度分别为24 943 ind·km-2和38 384 ind·km-2;游泳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春季略高于秋季,平均值为2.342。
  • 基于指示细菌动态分布评价辽河口水质污染状况
    黄慧玲, 明红霞, 李梦飞, 戴媛媛, 苏洁, 石婷婷, 金媛, 王斌, 樊景凤
    摘要 ( ) PDF ( )
    本研究通过对辽河口的水质卫生安全进行评价,以期更好地了解辽河口表层水体中肠球菌、弧菌和异养细菌的动态分布情况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减少人体健康风险,提供水质管理对策建议。于2018年6月、9月对辽河口表层海水中肠球菌、弧菌和异养细菌进行监测,同时监测海水中主要环境因子及化学要素。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上来看,2018年6月辽河口海水中肠球菌最高值为4.0×101 CFU·L-1,最低值小于最低检测限,9月海水中肠球菌的丰度范围为1.0×101 ~1.5×103 CFU·L-1;2018年6月弧菌数量最高值为3.4×106 CFU·L-1,最低值低于检测限,9月弧菌数量最高值达3.7×107 CFU·L-1,最低值低于检测限;2018年6月辽河口海水中异养细菌的丰度范围为6.93×106~8.78×107 CFU·L-1,9月异养细菌的丰度范围为5.67×106~6.54×108 CFU·L-1。三项指标的数量分布整体呈现9月高于6月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看,近岸海水中指示细菌的丰度高于远海,且整体变化趋势相同。三项细菌学指标与DO、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等4项环境因子均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分别从粪便污染、有机物污染、病原菌污染的角度体现辽河口的海水污染情况,在环境因子和水化学指标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细菌学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回归方程,拟通过调控相关营养盐的含量来控制病原菌的浓度,从而实现疾病防控和预警。
  • 渤海中南部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刘潇, 潘玉龙, 温若冰, 刘霜, 赵升
    摘要 ( ) PDF ( )
    为探究渤海中南部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8年5月和9月采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对渤海中南部海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浮游植物调查,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类34属80种,其中硅藻门65种,甲藻门14种,金藻门1种。5月鉴定浮游植物27种,第一优势种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entillans),9月鉴定71种,第一优势种为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调查海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值为2.42,均匀度指数均值为0.61,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值为1.87。由于夜光藻等优势度明显,5月调查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均值(3.92×104 ind/m3)高于9月(0.51×104 ind/m3)。空间分布上,5月浮游植物丰度高值出现在调查海域中部和北部,西部浮游植物丰度较低,9月浮游植物丰度高值出现在调查海域的北部和西部,东部和南部丰度值均较低。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表层水温、溶解氧、pH、油类和无机氮是影响渤海中南部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 胶州湾富营养化现状及趋势分析
    王艳玲, 安文超, 汪进生, 晁成麟, 王希明, 王悠
    摘要 ( ) PDF ( )
    于2014—2019年间对胶州湾海域开展6年、每年分4个季度月的连续监测,分析该海域COD、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RP)等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并对海域富营养化现状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间该海域COD、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年均值均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COD和活性磷酸盐总体稳定,无机氮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胶州湾水质逐步好转。2019年10月的调查数据表明,胶州湾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较低,富营养覆盖海域比例为23.9%,富营养化区域主要分布在湾东北角,潜在性富营养化的区域均为磷限制。基于富营养化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胶州湾海域贫营养化海域面积扩大、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减少,富营养化程度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 洋浦港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李娟, 郭鹏程, 陈石泉
    摘要 ( ) PDF ( )
    通过对洋浦港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Zn、Cd、Cr、Pb、Hg、As、硫化物、TOC和石油类污染物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了其含量分布特征、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及同源相关性。结果表明,洋浦港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类的空间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Hg和硫化物,其余各因子空间变异系数较小;洋浦港海域沉积物质量较好,As可能对生物产生负效应,其余6种重金属极少对生物产生负效应;7种重金属的累积指数排序为Cd>Zn>Pb>As>Cu>Hg>Cr,Cd为主要污染因子;洋浦港海域表层沉积物总体上重金属污染程度为轻微生态危害,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大小依次为Hg>Cd>As>Pb>Cu>Cr>Zn,其中Hg和Cd属于中等生态危害,其他5种重金属属于轻微生态危害;Cu、Zn、Cr、Pb、TOC的来源相同,主要受地形、潮流、沉积物粒度等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Cd与Hg的来源相同,主要受工业污染影响;As、硫化物、石油类与其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较低或不相关,其中,As主要来源于洋浦港及周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海水养殖污水的排放,硫化物和石油类来源于陆源污染。洋浦港海域表层沉积物需加强对Hg、Cd、As的监测和预警,避免对人类健康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 研究综述
  • 中层鱼昼夜垂直迁移研究进展
    田翰, 江艳娥, 张俊, 徐姗楠, 陈作志, 朱江峰
    摘要 ( ) PDF ( )
    中层鱼是指栖息于大陆斜坡和大洋中层(200~1 000 m)的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资源量极高,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昼夜垂直迁移行为(diel vertical migration,DVM)是中层鱼最显著的生态特征之一。中层鱼通过垂直迁移过程中的代谢作用将海洋上层的生物碳向深海输送,为深海生态系统提供关键碳源,对海洋固碳和地球碳循环有重要意义。中层鱼昼夜垂直迁移研究已有50余年历史,但国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中层鱼昼夜垂直迁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中层鱼迁移机制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作用,以期提高我国对中层鱼资源的重视程度,为我国中层鱼及中上层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 水体中微塑料的采样、分离及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林杨, 王永刚, 王旭, 安志强, 李亚翠, 王恒嘉
    摘要 ( ) PDF ( )
    近年来,水体中的微塑料污染已经引起人类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水体中微塑料的分析检测还处于初级阶段,同种类型研究由于采用不同的方法导致可比性较低。如何准确、高效地采集、分离并鉴定样品中的微塑料是研究微塑料的关键前提。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整理,对水、沉积物和水生生物体内微塑料的采样、分离及鉴定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梳理,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指出每种方法最佳的使用条件,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体中微塑料污染现状研究提供参考。
  • 海岛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综合评价研究
    贾婧, 王春晓, 王凌霄, 窦圣宇, 王维欣
    摘要 ( ) PDF ( )
    海岛作为海洋经济开发的桥头堡,是国家实施海洋战略的重要载体。我国海岛多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相交的地震活跃带,而地震工程在海岛领域发展较为薄弱。本文从暴露度、敏感性和应对恢复能力三个方面建立由20项指标构成的海岛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综合评价体系,以我国的舟山群岛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法和改进的TOPSIS模型对其下辖的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四个海岛县区进行分析,计算出各海岛县区的评价值与理想解之间的相对贴近度,从而得出四个海岛县区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的高低,依次为岱山县、普陀区、嵊泗县、定海区。本研究建立的评价体系为定量化分析海岛地震灾害的社会脆弱性提供了研究思路,对海岛防震规划和减灾策略具有指导意义。